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甘南藏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 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法规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5-13 作者: 来源: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省属驻州有关单位:

        《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实现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甘肃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要求,结合我州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 地震环境

        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境内地质构造与地貌错综复杂,构造位于青藏活动块体的东缘,处在南北强震构造带北段与昆仑—秦岭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是南北两侧的龙门山和六盘山晚新生代强烈挤压隆起构造区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不同方向与不同性质活动断裂之间构造转换的关键地区。境内地震活动主要受制于白龙江深大断裂、东昆仑(三玛)断裂和合作至宕昌三大断裂带,各县市均处在地震烈度Ⅶ度以上高烈度区。多年来,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境内及周边地震多发频发。

        近年来,我州境内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或遭受过邻区地震的波及影响和破坏,主要是1987年迭部5.9级地震,2003年卓尼—临潭—岷县5.2级地震,2004年卓尼—岷县5.0级地震,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州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造成了我州临潭、卓尼重大财产损失,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2019年夏河县5.7级地震都对我州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对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环境以及历史地震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处于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的主体将在西部地区。近年来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就有我省的“祁连山西段地区”和“甘青交界至甘东南地区”,涉及我州七县一市。总体上,我州地震形势严峻且复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

        (二)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州防震减灾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完善,与“全灾种、大应急”体系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稳步提升。我州已建立6个测震台、16个强震动台、1个国家基准台、4台(套)前兆观测手段及1套信息节点、1个断层二氧化碳监测点。州县各级加强对36个宏观观测点和96名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培训管理,做到“专群结合”,最大限度发挥群测群防作用。协助省地震局完成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涉及我州的18个基准站、13个基本站、78个一般站的新建工作,23所学校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试点工作。健全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机制,着力加强对地震台站的管理,迅速及时地做好各种异常的收集、调查、核实和跟踪工作。及时稳妥处置区域有感地震震情,有效防止了地震谣言。疫情防控、全国两会、高考等重大活动、重要时段的地震安保工作圆满完成。地震预测的科学性和震情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重大工程和城市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率基本达到100%。全面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合农牧民定居、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作,有效提升了农牧村民居抗震能力。全面开展人流聚集区、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地质灾害点、重大工程以及生命线工程等地震隐患排查,对一些存在隐患的建筑物、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分期分批进行抗震加固和优化改造,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全州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着提升。全州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备,应急协调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专业和志愿者救援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专业救援能力持续提升。地震应急技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基础更加夯实,灾害损失预评估结果更加精细。高效应对了四川九寨沟7.0级、青海门源6.4级和甘肃夏河5.7级等地震。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更新权责清单,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制订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清单,不断丰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面不断拓展,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升。

        (三)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州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防震减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防震减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明确要求提升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为防震减灾指明了方向。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全社会对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为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全省、全州综合实力跃升,为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方法日益成熟和广泛使用,为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2.面临挑战。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州的基本州情,8个县市均处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未来5年面临的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州城市高风险、农村设防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重点城市在产业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大震巨灾风险考虑不够充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重救灾轻预防、重应急轻常态的观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尚未完全落到实处,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尚待完善。防震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有待进一步整合,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仍有不足,基层应急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存在大震巨灾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影响现代化进程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防震减灾基础存在短板,地震监测站网不足,地震预警尚未有效服务于社会,防震减灾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够,地震灾害风险底数不清,地震预报准确率依然不高,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州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着眼“两个大局”,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认识和把握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州现代化进程的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立足应急管理、服务社会需求,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做好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着眼大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及落脚点。

        3.坚持预防为主,防范风险。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4.坚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5.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坚持全州“一盘棋”,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现发展质量、规模、效益相统一

        6.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增强防震减灾合力。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着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地震安全需求,地震灾害风险对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减轻,不断满足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夯实监测基础。充分对接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适时启动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地震监测台站建设,填补监测空区,进一步优化监测台网布局。加强现有地震监测台站、地震数据处理中心日常维护,升级软硬件系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2.加强地震预报。坚持地震预报长中短临一体化,健全完善地震预报责任体系和业务体系。加强震情跟踪,完善震情会商机制,力争做到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加强“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探索新形势下宏观观测工作模式,增加地震前兆观测手段,提升宏观观测点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水平。

        3.强化预警服务。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甘肃子项目涉及我州的建设工作,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地震预警体系,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强化预警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建设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实现到村、到户、到人。拓展地震预警应用,为铁路、电力、水库等行业提供预警信息服务。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摸清风险底数。开展全州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夯实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风险隐患调查、灾害隐患监测,以及灾害风险预警、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业务,构建以灾害风险识别、评估、规避、降低、转移和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全流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平台。推进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在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准备中的应用。

        2.强化抗震设防。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依法加强抗震设防要求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建设单位、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地震部门全链条监管体系。落实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严格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公共设施等抗震标准,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标准,推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加快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对乡村民居、城市老旧房屋、学校医院以及交通、电力、通信等生命线工程,危化品仓库、水库大坝等抗震性能开展普查,评估鉴定,实施加固改造,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服务和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减隔震等新技术。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完善体系建设。提高“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统一指挥、响应迅速的应急指挥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完善消防救援、工程抢险、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多部门协同演练。加强规范和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地震救援。保障应急响应。制定重特大地震应对方案,强化重点危险区震情监视与重特大地震突发应对准备。提升地震应急响应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加强余震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防范次生衍生灾害。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快速提供灾情速报、趋势判定和灾情实时动态信息。组织开展地震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编制地震烈度图。建立地震应急和灾后重建技术保障机制。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构建服务框架。形成防震减灾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和专项服务体系。面向政府地震应急管理,提供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拓展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公众服务。面向铁路、桥梁、大坝、矿山、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国防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专业服务。面向全省、州内重大战略和重要活动,强化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2.强化服务供给。丰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制定公共服务清单,完善公共服务业务支撑。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深化部门合作,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空间,努力实现精准化的智慧防震减灾服务。

        (五)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列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计划。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形成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有机联动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周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军营、进社区、进农牧村、进家庭、进寺庙,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依托高校、职业学院等,开设防震减灾相关专业的教育培训。发挥各类新媒体作用,拓宽宣传面。深化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加强涉震舆情监测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六)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

        大力宣传《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和《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完善抗震设防监管,改进地震监测观测管理,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持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防震减灾法治监督。依法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推动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把地震安全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法等普法活动,提高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

        四、重点工程项目

        (一)地震台(站)网建设。在已有监测网络建设基础上,以全省地震台(站)网改扩建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地震监测站网一体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改扩建现有固定监测站21个,购置升级现代化观测设备36套。新建前兆监测项目20项。

        (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甘肃子项目(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地区)。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甘肃子项目(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地区)18个基准站、13个基本站、78个一般站的新建工作,23所学校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地震预警服务能力。

        (三)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在全州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总体框架下,开展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调查,补充部分重大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进行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摸清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地震易发区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查明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重点区域抵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科学认识全州地震灾害风险水平。编制1︰5万活断层分布图、活断层避让图与房屋加固优先级区划图。开展州内重点交通工程、水库和城镇等地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为市县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在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易发区,以乡村民居、城市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危化品仓库、水库大坝、重大工程等为重点,对人员密集公共建筑抗震性能普查、评估鉴定,加快对抗震能力严重不足各类房屋设施实施加固工程。严格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公共设施等抗震标准。加强一般地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民居、公共设施的加固改造。

        (五)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整合资源联合应急、消防、武警等部门为救援队伍配备完善地震救援工具和防护装备,定期开展专门的地震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培训和训练,加强和省内外先进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经验交流,每年组织大型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建设重大地震应急指挥调度辅助决策平台和覆盖州县两级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灾情获取网络、灾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立8支装备完善、快速反应的地震现场工作队,编制大震巨灾应对方案,有效提升全州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

        (六)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围绕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建设统一标准、开放接口、云端部署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安全可靠的地震信息服务网络,健全完善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地震灾害科学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中心,打造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5所,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联合科协、教育部门建设3个地震科普馆,布设防震减灾科学实验、情景视频、动漫游戏等产品,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科普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重大工程,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性,保障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按期完成。

        (二)健全投入机制。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要求,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工作经费的投入作出统筹安排。加大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促进防震减灾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建立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相结合,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 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四)强化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专业工作队伍,为甘南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关文档

        链接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起草说明

          


        上一条: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贯彻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方案的通知
        下一条: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365体育旗下_365bet最新备用_365bet体育“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

        手机扫描直接查看文章